关爱劳动者
心理健康
2025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1. 焦虑
不明原因产生的紧张感和恐惧感,有过度担心、肌肉紧张、怯场。
2. 抑郁
抑郁有轻中重3个级别,总是不开心,对任何事情都兴趣缺乏,提不起精神,不愿意出门,极不耐烦与他人交流,出现躯体症状,比如头痛、腹痛、肌肉痛等。
3. 易激惹
在承受过大压力后可能会导致其对负面事件的耐受能力大幅降低,在日常工作中一旦出现刺激或不愉快的事件,即便事情并不严重,也会导致其产生剧烈反应,包括大力嘶吼、愤怒、争吵不休等,严重时会与其他职工发生肢体冲突。
1. 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身心健康问题
常见的睡眠问题包括入睡困难、早醒、夜间醒后难以入睡,经常做噩梦等,睡眠问题是身心健康不可忽视的警示信号。
2. 出现心理问题须积极求助
出现心理问题不愿寻求专业帮助是常见的有害健康的表现,求助专业人员既不等于有病,也不等于病情严重。求助内容包括:寻求专业评估和诊断、获得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接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等。
3. 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
如果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缺乏持续两周以上,有可能患上抑郁症。抑郁症导致精神痛苦、学习无效、工作拖延等。焦虑症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担心、坐立不安且伴有心跳加速、手抖、出汗、尿频等症状。
我们要提高对自身健康情况的觉察能力,及时寻求科学的评估方法,尽早寻求治疗。
4. 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
面对压力可用不同的方式缓解,维护心身健康:
(1)加强认知与情绪管理
(2)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管理
(3)建立人际关系体系
(4)冥想与正念练习
永远做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