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关注吉瑞祥
HOME                               ABOUT US                             NEWS                                 PARTY                CORPORATE CULTURE                     HR

党群工作

PARTY WORKS

工会之窗
邓华国“从工到匠”个人成长经历分享
来源: | 作者:吉瑞祥能源 | 发布时间: 38天前 | 84 次浏览 | 分享到:

邓华国,男,1985年11月出生,四川泸州人,毕业于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现为吉瑞祥能源井下作业项目酸化压裂队主管技师,曾获评2023年高新工匠,2023年高新工匠之星,2024年成都工匠培育对象。


 【成长分享】

3月13日,“吉瑞祥石油工程技术专业订单班”进企业参观教学活动中,邓华国作为从基层一线成长起来的杰出代表,面对面与学生们交流分享了他在石油工程技术领域的成长历程和宝贵经验。他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深情回顾了自己在工作和技术道路上的来时路。


【1】个人基本情况和教育经历

和今天在场的许多同学一样,我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我来自泸州市纳溪区的一个叫做银马村的小山村,初中毕业以前,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和环境里,我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对自己的未来规划也是一片茫然。 2001年初中毕业选择上中专,就读于当时的泸州化工学校(后更名为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我学习的是电子信息专业。说实话,当时的我对这个专业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只是觉得它听起来很高大上。然而,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后,我才发现自己对这个专业的理解太过肤浅。面对复杂的电路图和抽象的理论知识,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尤其是到了毕业时,我甚至连万用表都使用不熟练,这让我对自己的未来更加迷茫。


【2】初入职场:职业的转变

2004年中专毕业后,我进入了一家化工厂工作,主要负责一些基础的操作和维修工作。虽然工作并不轻松,但每当我看到那些经过自己努力而正常运转的设备时,心中总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成就感。

就在我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会这样平淡无奇地继续下去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2007年4月,我有幸进入了井下作业分公司酸化压裂队工作。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对我来说既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机遇。

刚进入压裂队时,我对这个行业一无所知。每天面对的是陌生的设备和枯燥乏味的工作,我先被分到修配组实习,每天跟着师傅们拧螺丝、拆装大车轮胎螺丝。那时的我,每天都浑身是油,下班以后手酸得连饭碗都端不起。尽管如此,我并没有抱怨,因为我知道这是自己成长的必经之路。

实习期满后,我被分到了仪器仪表操作岗位。当时操作的都是成套进口设备,面对全英文的操作界面和专业英语用词,我如同看天书一般。由于文化底子差,又没有相关工作经验,我经常因记不住操作流程而被批评,心里十分难受。那段时间,是我职业生涯中最迷茫和无助的时期。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学会仪器仪表操作,甚至产生了逃避和退缩的念头。


【3】师恩难忘:在挫折中重拾信心

就在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我的师父——西南石油工程首席技师李朝荣出现了。他看出了我的迷茫,找我谈心。师父用自己的成长经历鼓励我,让我明白学历和工作岗位只是暂时的,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他的话语如同一剂强心针,让我幡然醒悟。我下定决心要以师父为榜样,努力走出自己的未来。

从那以后,我开始发奋图强,立志一定要做一名优秀的仪表设备操作手。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英语单词,把操作界面上不认识的英语单词抄录下来,下班以后去网吧电脑上查询对应的中文翻译;向老师傅请教压裂作业知识,观察外部单位专业人员维修设备的过程,并通过上网或去图书馆查资料解决自己的疑惑。我还拿着设备电气原理图在现场对照设备一根管线、一根电缆地逐个查找,直到把设备的工艺流程和结构原理弄清楚。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对压裂作业流程和所操作的设备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有一次,我负责的混砂车在施工现场突然停转,我凭借对混砂车控制原理及设备结构的了解,第一时间判断出故障原因和故障点位置,并成功修复了设备,保障了压裂施工作业的正常进行。这次经历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工作的成就感,更激发了我对工作的热情。逐渐地,我在工作中找到了自信,让我更加坚定了持续学习的恒心。


【4】追求卓越:技能提升与创新之路

在随后的工作中,我始终保持着对技术的热爱和追求。我深知,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才能在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努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我不仅自学了CAD机械制图、三维建模、PLC编程等专业技术知识,还通过参加成人高考进入了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函授学习,取得了本科学历证书。这些学习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素养,也为我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开始尝试进行技术创新。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我积极思考、勇于探索,设计出了多项改进措施和专利发明。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在专利申报方面,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止目前,我已获得了3项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技术专利。这些专利成果的成功推广应用,实实在在地助推了石油工程行业的发展。同时,我也因此获得了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专利铜奖一项、井下作业分公司专利奖两项等荣誉。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我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我未来继续前行的激励。


【5】传承回馈:“传帮带”与社会责任

在自身不断进步和提高的同时,我也深知传承技能的重要性。因此,我积极参与公司的技能培训和“传、帮、带”工作。我将自己所掌握的各项专业技能通过总结提炼,整理成文字教材、培训课件等,利用施工作业间隙、专题授课等毫无保留地向徒弟们倾囊相授。我所培养的徒弟们如今都已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为公司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6】收获及心得体会分享

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和成长,我的付出收获了应有的回报,现已获得高级技师技能等级证书及工程师职称,中石化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2017年荣获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年度“优秀设备操作手”称号, 2023年荣获成都“高新工匠”、“高新工匠之星”称号。2024年通过岗位竞聘,获聘为井下作业分公司酸化压裂主管技师,这是对我这些年来付出和成果的高度肯定和认可。

回顾我的职业成长经历,我深刻体会到:只有不忘初心、坚定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才能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勇往直前。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有无限的机会和可能,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面对和把握这些机会。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结束我的分享:“山高千仞、只登一步;路遥万里、始于足下。”愿同学们学业有成、前程似锦,都能在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前行、不断进步!期待在两年后能和大家一起并肩奋斗,共同为祖国的石油工程事业添砖加瓦。


邓华国从一名普通的员工起步,凭借着对技术的无限热爱和不懈追求,一步步成长为今天的技术骨干。从最初面对复杂机械时的迷茫,到通过自学、请教、实践,逐渐掌握核心技能;从参与小改小革到主导技术创新,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与智慧。

邓华国的分享,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工人如何通过不懈努力实现自我超越的励志故事,更深刻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专注、敬业、创新。他的成长经历不仅激励着还在校园的“吉瑞祥石油工程技术专业订单班”学子,也激励着每一位身在岗位的我们,只要心怀梦想,勇于探索,都能在自己的领域砥砺前行、发光发热。